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研水平,美国曾是全球科研圣地力创配资,吸引无数科学家蜂拥而至,但现在美国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掀起“科技猎巫行动”,用大量印裔专家替代华人科学家。几年下来中国两款六代机已经在天上飞了,美国的六代机还在PPT上,曾经的科技强国风光不再。
歇斯底里的美国,疯狂的计划
当今世界,能威胁美国霸主地位的只有中国,美国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全方位地疯狂打压中国。
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对我国极尽打压之能,依靠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从实力和地位的角度出发压制中国,让中国继续做美国的“血汗工厂”。
特朗普先后挑起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除热战之外的所有方式都用上了,想方设法打断中国的发展。
在国际上,中美两国的斗争日趋激烈,在美国国内,也没闲着。2018年,美国推出“中国行动计划”,声称防止中国间谍窃取美国科技。
所谓的“中国间谍”当然只是说辞而已,能接触到美国科技的,自然都是一些科学家,于是在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倒了大霉。
特朗普政府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名头,展开了一次华人科学家大清洗行动。哈佛大学、田纳西大学、麻省理工等一流学府,一些华人科学家被污蔑为“间谍”,遭到各种刁难。
刚开始美国执法部门还有所收敛,后来随着特朗普政府纵容,“中国行动计划”逐渐发展成“科技猎巫行动”。
执法人员的调查越来越离谱,就连科学家往中国邮寄一点普通的实验材料,都有可能被扣上“间谍”的帽子。
诸多华人科学家在美国活得心惊胆战,每天小心翼翼就怕被扣上“间谍”的帽子。当每天无法正常生活时,想继续搞科研就成了一个奢侈的梦。
为了避免被抓或者被消失,也为了能有一个安稳的科研环境,很多华人科学家被迫放弃事业,离开曾经向往的“科研殿堂”。
统计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共有 246位华人科学家受影响,超过1000人被迫离开美国。
随着中美实力越来越接近,美国的“被迫害妄想症”越来越严重,总感觉中国发展如此迅速,全都是靠偷美国的科技。
现在赶走华人科学家,就相当于斩断了中国“窃取美国科技”的渠道,进而打压中国的发展。至于空出来的位置,美国表示完全不担心。
印度专家救场?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华人科学家被赶走之后,特朗普政府表示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走了华人,还有印度裔可以立马补上空缺,一切看似就是完美的闭环。
印度专家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天生就会英语,虽然咖喱味比较浓,但那也是英语,和美国不存在语言上的隔阂,文化上也更加接近。
美国高校实验室,印度裔科研人员占比还不是特别明显,但美国一些科技公司,印度裔高管和专家的数量,在一段时期内快速增加。
谷歌、亚马逊、Facebook、甲骨文这些科技巨头,高管位置上出现越来越多印度面孔。印度裔填补了空缺位置,但也引发了巨大问题。
2024年7月19日,微软软件更新导致全球电脑遭遇“蓝屏”问题,航空、铁路、医疗等众多行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超10亿美元。
这一次全球性的电脑系统故障,主要原因是杀毒软件内出现错误代码,导致Windows系统运行错误,进而触发系统保护机制。
事后经过调查,这一切都与一家名为CrowdStrike的安全软件公司及其印度裔工程师团队有关。
据传,该公司印度工程师团队更新完安全软件后,没有经过内部测试,直接全网推送更新,然后造成了全球电脑蓝屏事件。印度工程师的工作态度可见一斑。
波音,同样也是深受印度工程师之害。波音737MAX前几年短时间内发生多次事故,最终认定飞行控制软件是重要诱因。
而负责控制软件的印度团队,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维护这一软件系统,根本不具备足够的底层设计能力。半吊子水平搞出来的软件,可靠性自然不高。
波音737MAX遭遇滑铁卢力创配资,表面是控制软件的问题,深层次原因是技术团队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美政府一系列骚操作,赶走了能打硬仗的华人工程师,补上一些擅长软件应用管理、会写PPT的印度工程师,最终也只能自己承受由此带来的苦果。
印度政府也没闲着,看着印度裔工程师在美国越来越吃香,印度开始挖起墙脚,通过“感情攻势+政策扶持”的手段,把在美国混成高管的印度裔拉回来。
印度裔高管,突如其来的离职潮
PPT做得天花乱坠,实际能力一塌糊涂,当美国公司看清印度高管的真面目后,“被离职”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无论是印度裔高管还是技术人员,自身能力不足还喜欢排挤那些真正有技术的人,可能这也是不学无术之人的通病。
把靠谱的技术人员挤走之后,印度裔高管又展现出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抱团。空缺出来的岗位,大量印度裔员工补充进来,在公司内形成一个极度排外的小团体。
印度高管和科技人员刚开始很吃香,《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里,有10%的企业CEO是印度裔。
不过后边越干越拉胯,印度裔高管面临“被离职”的浪潮。2024年,罗素3000指数的企业里,有191家企业更换老板,其中74个老板被企业辞退,这里边印度裔占据多数。
连锁巨头星巴克在那拉辛汗执掌期间,连续两个季度业绩下滑,股价更是一路下跌超20%。2024年星巴克再也坚持不住,直接辞退了那拉辛汗。
马斯克入主推特之后,直接把印度裔老板阿格拉瓦尔以及他的管理团队一锅端,直接踢出了公司,就连印度裔的员工也未能幸免,直接被撵走90%。
星巴克和推特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印度裔高管的管理下,员工与企业离心离德,工作强度高,工资却低得可怜,团队像散沙一样毫无凝聚力。
印度高管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很少做长远的规划,可能一开始就认清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根本就干不长久,费心考虑太远的规划完全是浪费精力。
美国企业本想找几个靠谱的高管来填补空缺,结果发现印度裔完全就是一个坑,表面功夫做得很到位,一牵扯到业绩直接坐蜡。
延续成熟的管理制度,印度裔高管还能有所成绩;一旦牵扯到公司转型这类关键时期,印度裔高管完全指望不上。
缺乏靠谱的人,美国科技陷入停滞
近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大部分新技术都是美国率先研究出来的,尤其是军备武器方面,美国更是独领风骚,领先其他国家好几代。
就拿战机来说,当我国还以三代机为主力的时候,美国的五代机横空出世,技术上领先两代,如果真发生冲突我国战机只有被吊打的份。
虽然我们的飞行员不缺“空中拼刺刀”的精神,也有勇气牺牲自己为战友换取击毁敌机的机会,为此还推演出“8换1”的战术。
后来我们自己的五代机服役后才发现,之前推演的“8换1”完全就是臆想。在空中对抗演习中,歼-20对战歼-11B,最终拿下108:0的战绩,歼-11B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每一代战机,都是针对上一代战机的弱点研发的,所以四代机可以碾压三代机,五代机可以完虐四代机。
三代机四代机时代,我国和美国差距甚大,五代机时勉强追赶,到六代机时,我国已经取得领先地位。
2024年12月,我国两款六代机公开亮相,整个试飞过程任由民众观看拍摄,这意味着我国六代机已经“不够先进”,可以公开展示。
我国两款六代机多次试飞的时候,美国的六代机还在PPT里。当我国准备载人登月并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时,美国的登月火箭频繁出现问题导致发射时间一次次延后。
当整体实力被我国越追越近时,美国开始害怕了。应对我国挑战,美国选择的方法不是强大自身,而是想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我国发展,进而实现维护自己霸权的目的。
美国对华人科学家下黑手,就是这种心态的集中体现,可惜的是事与愿违,美国的各种手段非但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反而让更多优秀科学家离开美国回归中国。
这种“损己利人”的好事,希望美国能继续坚持下去,懂王领导下的美国,千万不要让人失望!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上月中旬,台湾政府官网悄悄出台了一条出口禁令,将华为、中芯国际以及部分俄罗斯、巴基斯坦外企悉数列入实体出口清单。毫无疑问,这是台湾赖清德当局为讨好特朗普,配合美国开展的对华科技打压政策。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7月9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启动针对台湾地区的反制措施,将8家台湾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实施两用物质出口管控,其中包括至关重要的稀土资源。
要知道在过去短短一年间,中国向台湾供应了至少6000吨稀土,占到大陆稀土外销总量的11%。稀土是台湾科技、军工两大产业的命脉所在,得知中国掐断稀土供应后,有台湾学者直言道:不如被直接统一了。
中国商务部的反击
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大陆累计向台湾地区供应了6096吨稀土,占到台湾全年进口总量的96%,也相当于大陆全年稀土出口量的11%。
足足6000吨稀土,都被台湾拿去做了什么?用途主要可以总结为两方面,第一是内需,大陆稀土是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支柱。芯片生产线的光刻机原料钕铁硼永磁体,约90%都是从大陆直接进口。硬盘、显示屏等消费品每年的稀土消耗量更是高达2000吨。
2024年大陆曾将对台湾的稀土供应压缩到400吨,结果短短三天内,台积电股价便暴跌8%。台湾经济部顿时乱了阵脚,马不停蹄的选择上门求情。
再者就是军工,台湾导弹、无人机等装备都离不开稀土,雷达和制导系统同样需要稀土提升灵敏度。此前台湾研产的熊二熊三导弹,就需要大陆的稀土来提升导弹稳定性。部分台独分子还寄望这些导弹能打到三峡去,殊不知我国根本没放在眼里,就算把稀土直接供应给你们,也根本成不了大事。
这第二方面就是资敌了,稀土在中美贸易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我国制衡美国的底牌。部分台独分子就用大陆的稀土进行转口贸易,有些军工类品种采购量甚至提升了300%,对于台湾来说既能拉进双方关系,又能从中赚取差价,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但其实对于大陆来说,这些稀土无论是转销美国,还是台湾地区内部消耗,都不会触碰到大陆的底线。真正令大陆难以接受的是,台独分子公然响应美国,用科技来限制祖国发展。
今年5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芯片列为全球封锁新规,以此打压中国AI产业的长远发展。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台当局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积极性,不久后就迅速宣布将华为和中芯国际列入实体管制清单。任何台湾企业想向这两家中企出口产品,必须事先获得台湾当局的批准。
台湾身为祖国一省,竟然成为了全球第二个主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的地区。立场的严重偏离令人难以接受。但事实上,无论是华为还是中芯国际,对于台湾这一手限制早有准备。
华为早在2020年就被台积电停止接受订单,如今旗下的昇腾、鲲鹏、天罡芯片无一例外全是大陆代工,即便脱离台湾也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中芯国际和台积电本身就是竞争对手,双方遵循的工艺路径也有明显差别,根本谈不上技术封锁。台当局的所谓限制,其实就是拿大陆当投名状,起不了任何实质作用。
纵然台当局对美国百般殷勤,但美国去年还是毫不留情的对台湾加征了32%的产业关税,再叠加10%的基本税,台湾的总税率累计高达42%,直接断绝了台湾半导体的市场盈利空间。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无论台独和美国如何眉来眼去,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惩戒力度,才能威慑到嚣张的台独分子。9日商务部公告明确说明,对汉翔航空工业公司、经纬航太科技公司、仲硕科技公司、 玫卫公司、中山科学研究院等八家台湾公司实施两用物质出口管制。
这八家台湾公司基本都是军工企业,而大陆限制的两用物质是指同时用于军民两用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比如稀土、镓、锑等等。得知大陆管制政策后,一些台企迅速作出回应,表示正在研究自身供应链是否会遭受影响。无需多想,这一次大陆就是要打蛇打七寸,我们也的确打击到了台独分子的痛处。
两岸声音
大陆两用物质管制政策传到台湾后,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激烈讨论。其中一位武统派学者是这样认为的:断供稀土多此一举,不如直接武力统一。
他认为当今西方善于以半导体为切入点,介入中国内政,威胁两岸和平。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大陆选择断供台湾稀土,其实有一些授人以柄的嫌疑,容易落人口实。台独分子失去了大陆稀土,比如会增强与西方的连结,反而会徒增统一障碍。
基于这项理论基础,该学者共提出了五个问题:台湾有没有稀土特权,是否在囤积稀土?台湾稀土的真实用途是什么?台湾稀土是否在做转口贸易?大陆断供稀土后,台积电难道会彻底停产吗?大陆稀土断供策略,是否可以达成穷台效果?
五个问题最终指向了一个答案,断供稀土不如直接武力统一。当然,这位学者是彻彻底底的武力急统派,他无法做到从大局客观考量,于是便理所应当的认为直接统一能最大限度避免台独分子和美西方“保台抗中”。
无论是通过稀土管制遏制台独分子嚣张气焰,还是直接武力统一快速解决台独群体,两者的核心观点都是一致的——台独不可取,两岸一统才是历史趋势。
今年以来,我们能看到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屡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台独言论,甚至还宣传所谓17项策略,制造两岸对抗、恶意破坏台海和平。自2024年5月上台后,赖清德便大肆宣传“新两国论”,错误认为两岸互不隶属,今年更是公然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所作所为引发了两岸各界的强烈批评抗议。
赖清德当局之所以胆敢接二连三的发表反动言论,其背后的底气依然源自于美国,认为美国是他们的靠山、救世主。为了攀附美国,赖清德持续加码缴纳保护费,无底线的呼应美国号召,堪称现代版的量台湾物力、结美国欢心。但回顾往事、纵观大局,台独分子自始至终都只是美国制衡中国的一枚棋子。
在稀土管制这件事上,专家项立刚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为第一人称转述:大陆对台稀土年销售达6000吨以上,台湾当局的统计结果却远低于这个数字,表明台湾的实际稀土需求量是没有6000吨的,这6000吨稀土绝大多数应该是转卖给了其他国家。
只是简单的限制8家台湾实体,依然会有其他企业将大陆稀土转卖给其他国家,所以我们要制定更加精细化的管制体系,建立起流向数据库,让台湾企业提供清晰详细的稀土流向说明,或者派遣大陆观察员进行严谨缜密的核查。
总而言之,既然动了稀土管制的想法,那就不要仅停留在打击台独分子气焰上,还要对台湾的稀土转卖形成有效打击,不能让台湾当局吃着大陆饭,砸着大陆锅。
泰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