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乐堆财网
在煤矿井下600米的幽暗巷道中,压风管路的上百个阀门曾是矿工头顶的安全隐患。一旦误关停风,工人就不得不在潮湿昏暗的巷道中花费数小时排查故障。
2012年堆财网,还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新员工的梁沫,初次下井便深受触动,暗下决心“要用科技让矿工少跑腿、更安全”。经过10余载学习攻关,梁沫逐渐成长为煤矿科技攻关的核心骨干。
“我们笔下的每一张图纸,都是守护矿工生命安全的防线。”师傅的话让梁沫感受到,工程师笔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参数,都承载着矿工的生命嘱托。
传统煤矿井下,离散设备数据采集依赖有线传输,大量线缆如同“蜘蛛网”,投资高、维护难;辅助运输依赖人工调度堆财网,动态定位误差大,缺乏主动安全防护。为了这份生命的嘱托,梁沫带领团队开启了技术突围。
“传统5G模组成本高、功耗大,难以规模部署。”梁沫瞄准3GPP R17标准,带领团队研发业内首款矿用5G RedCap本安型智能网关,通过精简带宽与天线数量,大幅降低了功耗和设备成本。在采集系统控制箱内加装该模组后,成功构建出基于5G轻量化的全矿井离散工业采集控制系统,实现阀门实时上传状态数据,工人无需再徒步排查。单矿减少线缆85公里,节省布线成本379万元,每年削减人工成本1140万元。
“终于不用在黑暗巷道中摸爬滚打了。”这是一线矿工的真实反馈。2023年,梁沫率队参加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总决赛,凭借煤炭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获得大赛一等奖。
在陕西延长石油巴拉素煤矿,梁沫带领团队打响了一场智能运输“攻坚战”。面对辅助运输领域“车载终端功能单一、动态定位精度不足、物流协同弱”三大行业痛点,她主导构建“5G+AI”智能辅助运输体系,系统性打造煤矿运输的“智慧中枢”,实现车辆高精度定位与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
煤海深处堆财网,梁沫和团队的“井下智变”仍在继续……
泰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