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突然出手管娃哈哈的事,这事炸锅了!不是小打小闹的质量检查,是杭州直接派工作组进驻,连\"宗家内部事务\"的借口都不好使了。要知道,宗庆后活着的时候,谁敢动他的奶酪?现在老头走了不到一年易盛通,家里人闹上法庭,国资股东分红分了个寂寞,700亿营收的大公司净利润才1800多万——合着老百姓喝了几十年的营养快线,最后钱全进了私人腰包?这事儿,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说。
一、国资46%股份成摆设?占着茅坑不分钱,财政局急了
先看个魔幻现实: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堂堂地方国资,持有娃哈哈46%股份,是最大股东。结果呢?这些年别说分红了,据说自家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反观宗家,宗庆后把赚钱的公司全塞给女儿宗馥莉,集团名下只剩一堆老厂房,200多个子公司全是私人财产。这操作,简直是把国资当\"工具人\"——用你的资源、你的牌照、你的渠道赚钱,赚了钱揣自己兜里,你还只能干看着。
最绝的是宏胜饮料,宗馥莉的私人公司,专门给娃哈哈灌装营养快线、AD钙奶这些爆款。去年营收100多亿,利润怕是不少吧?但跟娃哈哈集团一毛钱关系没有,因为集团在宏胜连股都没占。相当于啥?你开了家包子铺,让隔壁老王的儿子负责做包子、卖包子,赚的钱全归老王儿子,你这个店主只能收点\"场地租金\",还得倒贴水电费。现在国资就是这个店主,还是持股46%的店主,你说憋屈不憋屈?
地方财政局也不是傻子,眼看着钱被一点点抽走,自己连汤都喝不上,终于忍不住了。工作组进驻,明着是\"维持企业稳定\",暗着就是查账:钱去哪了?46%的股份,就算按净利润1800万分,也该拿800多万吧?结果一分没有,这不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吗?
二、宗馥莉 vs 私生子:一个掐断财路,一个抢18亿信托
宗庆后活着的时候,外面的私生子传闻就没断过。现在他一走,杜建英直接带着几个孩子杀出来了,在香港和杭州同时打官司,目标是18亿美元的信托基金。更狗血的是,法院还在等DNA鉴定结果——这几个孩子到底是不是宗庆后的种,现在还是未知数。
但宗馥莉是谁?\"铁娘子\"不是白叫的。你想分蛋糕?先断了你的财路!杜建英那边有几家公司,跟娃哈哈做着同样的代加工生意,以前靠着宗庆后的关系,活得滋润得很。宗馥莉一上台,打着\"优化管理\"的旗号清理代工厂,首当其冲就把这些公司整垮了。明面上是\"提升生产效率\",实际上就是一句话:\"想分家产?先饿死你们!\"
这还不算完,宗馥莉手里握着两张王牌:生产和销售。宏胜饮料管生产,所有大单品的灌装都在她手里;宏振投资管经销商,去年她闹辞职的时候,经销商直接放话\"不跟娃哈哈合作了\",可见控制权多牢。现在倒好,集团想生产?得求宏胜;想卖货?得看经销商脸色。国资想插手?门儿都没有!
杜建英那边也不是吃素的,香港的信托基金官司拖着易盛通,杭州的股权官司打着,就是要跟宗馥莉耗。有意思的是,杜建英的公司业务跟娃哈哈高度重叠,说白了就是以前靠\"灰色地带\"赚钱。宗馥莉一清理,等于断了他们的活路,现在两边撕破脸,法庭上见真章。
三、700亿营收,47亿利润,净利润1800万?这账是拿脚算的?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娃哈哈的账本。去年营收700亿,利润47亿,结果净利润只有1800多万。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开了家公司,一年卖700万,赚了47万,最后到手只有1万8。钱去哪了?总不能是员工发福利发完了吧?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被宏胜这些私人公司拿走了。举个例子,娃哈哈集团把原材料卖给宏胜,价格定低点;宏胜灌装成饮料,再高价卖给集团,中间的差价就进了宗馥莉口袋。集团左手倒右手,利润全被私人公司吸走,最后账面上只剩点\"零花钱\"。
国资股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一点办法没有。你去查账?人家说\"这是市场行为\";你要分红?人家说\"净利润才1800万,分啥?\"地方财政局更惨,本来指望着这笔股份收益发工资,现在好了,钱被抽走,只能干瞪眼。
更讽刺的是,宏胜工厂还在正常生产,营养快线一瓶瓶下线,经销商也没闹事,但所有人都在等法院判决。工作组每天进进出出,查了半个月,账本估计都翻烂了,可宗家两派人马还在法庭上互相揭短。宗庆后活着的时候,一句话就能定乾坤,现在他走了,留下的不是商业帝国,是个到处漏水的筛子。
四、国资想保本,女儿想守江山,私生子想分蛋糕:这场混战没赢家
现在的娃哈哈,就像个支离破碎的大家庭:国资是老实巴交的大伯,掏了钱却没话语权;宗馥莉是嫡长女,手握实权,想把家产牢牢抓在手里;杜建英和私生子是\"外来户\",揣着DNA报告(可能是假的)想分一杯羹。
国资的诉求最简单:保本。46%的股份,就算不分红,至少别让国有资产打水漂。但现在看来,钱早就被掏空了,工作组能做的,最多是止损,把剩下的家底看住。
宗馥莉的处境最复杂:对内要防着私生子抢家产,对外要应付国资的审查,还得稳住经销商和代工厂。她清理代工厂,表面是整顿,实际是排除异己;她牢牢控制生产销售,就是怕别人釜底抽薪。但她越强势,杜建英那边闹得越凶,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私生子们更简单:拿到18亿信托基金,越多越好。DNA鉴定结果没出来之前,先把事情闹大,让全世界都知道\"宗庆后有私生子\",逼着宗馥莉让步。就算最后分不到钱,也能恶心对方一把。
这场仗什么时候能打完?没人知道。法院在等DNA结果,工作组在查账,宗家两派在法庭上互相撕咬。瓶身上的\"娃哈哈\"三个字还是那么熟悉,但背后是谁说了算,现在成了谜。
结语:宗庆后留下的不是江山,是烂摊子
宗庆后这辈子,从卖冰棍起家,做到中国饮料大王,确实是个传奇。但他太自信了,以为自己一句话能管三代人,结果死后不到一年,家里就乱成一锅粥。他要是泉下有知,看到女儿和私生子在法庭上互撕,国资拿着46%股份喝西北风,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年要是早点把公司治理理顺,把股权分清楚,何至于此?
现在的娃哈哈,就像一艘在风浪中飘摇的船,宗馥莉掌舵,杜建英在船底凿洞,国资在甲板上喊\"别沉了\"。老百姓喝着营养快线,可能根本想不到,自己每天喝的饮料,背后是这么一场狗血淋漓的豪门恩怨。
最后说句实话:不管是宗馥莉守住江山,还是私生子分走蛋糕,受伤的都是国资,是那些本应属于纳税人的钱。工作组能不能查清账目?法院会不会秉公判决?咱们只能等着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后喝娃哈哈的时候,心里估计会多琢磨一句:这瓶饮料的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泰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